天然橡膠植物:
天然橡膠(NR)是指從植物中獲得的橡膠,地球上能進行生物合成橡膠的植物約有200多種,但具有采集價值的只有幾種,其中主要是巴西橡膠樹,這種樹也稱為三葉橡膠樹,其次是銀菊、橡膠草、杜仲等。
巴西橡膠樹是一種熱帶地區生長的高大喬木,樹干直徑可達幾十厘米,高達10~20m,樹葉是三個為一支,也稱為三葉橡膠樹。這種樹原產于亞馬遜河流域,1876年英國人成功地把它移植在東南亞地區。1904年我國開始引植。建國后在兩廣、海南、云南等地都有種植。據1992年統計,我國天然橡膠年產量為28萬噸,列世界第四位。
銀菊是多年生灌木,主要生長在墨西哥的荒漠地區。銀菊橡膠是以膠乳形式存在于植株的莖皮及根部,采用磨碎分離的方法提取銀菊膠。
杜仲橡膠樹生產的橡膠為反式聚異戊二烯,這種橡膠稱為杜仲橡膠,與國外的古塔波膠、巴拉塔膠均屬一類,也都是野生資源。
通用天然橡膠有兩種分級方法:一種是按外觀質量分級,如煙片膠及縐片膠就是按這種方法分級的;另一種按理化指標分級,這種方法比較科學,一般顆粒膠是按這種方法分級的。
煙片膠有80余年生產歷史,以外觀質量分級,我國國家標準分有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一級質量最高,以后質量逐級下降。例如要求以及膠片無霉、無氧化斑點、無熏不透、無熏過度、無不透明等。而二級煙片膠可允許膠片有少量干霉、輕微膠銹,無氧化斑點和熏不透膠等。各級煙片膠均有標準膠樣,以便參照。煙片膠包裝比較大,使用不方便,國際上規定包重為102~114kg,體積為0.14立方米,膠包上要注明煙片膠,級別、廠名、生產日期等標志。
縐片膠由于原料及制法不同,縐片可以分為膠乳縐片、雜縐片兩種。每種中視質量的不同還分為不同等級。
標準橡膠或顆粒膠,是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天然橡膠新品種。以前,通用的煙片、縐片、風干片這幾種傳統產品不論在分級方法、制造方法上都是束縛著天然橡膠的發展。因此,馬來西亞于1965年開始實行標準橡膠計劃,在使用生膠理化性能分級的基礎上發展了顆粒橡膠的生產。標準橡膠是指按機械雜質、塑性保持率、塑性初值、氮含量、灰法分含量、灰分含量、顏色指數等理化性能指標進行分級的橡膠。標準橡膠包裝也比較先進,一般用聚乙烯薄膜包裝,并有鮮明的標識,包的重量較小,易于搬動。馬來西亞包裝重為33.3kg,我國規定為40kg。
標準膠的分級較為科學,所以這種分級方法很快為各主要天然橡膠生產國以及國際標準化機構所接受,并先后制定了標準膠的分級標準。這些標準大體相同,但又不完全一致。例如ISO2000規定分五個等級,我國的標準GB8081—87,規定有四個等級。
以上所述的是通過品種的天然橡膠,他們用量大、應用面寬。在標準膠未出現之前,煙片膠用量最大,目前則是標準膠用量最大。
其它的特種橡膠及改性天然橡膠,如恒粘橡膠、低粘橡膠、易操作橡膠、純化橡膠、輪胎橡膠、膠清橡膠、難結晶橡膠、炭黑共沉橡膠、粘土共沉橡膠、接枝天然橡膠、環氧化天然橡膠、環化天然橡膠等,它們各有特殊的性能及用途,但用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