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機械系統的傳動精度和工作穩定性,通常對機電一體化系統提出以下要求:
(1)高精度
精度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尤其是機電一體化產品,其技術性能、工藝水平和功能比普通的機械產品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機電一體化機械系統的高精度是其首要的要求。如果機械系統的精度不能滿足要求,則無論機電一體化產品其它系統工作怎樣精確,也無法完成其預定的機械操作。
(2) 快速響應性
即要求機械系統從接到指令到開始執行指令指定的任務之間的時間間隔短,這樣控制系統才能及時根據機械系統的運行狀態信息,下達指令,使其準確地完成任務。
(3) 良好的穩定性
即要求機械系統的工作性能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抗干擾能力強。
同步帶是一種兼有鏈、齒輪、三角膠帶優點的傳動零件。由于同步帶是一種兼有鏈、齒輪、三角膠帶優點的傳動零件,于1940年由美國尤尼羅爾(Unirayal)橡膠公司首先加以開發。1946年辛加公司把同步帶用于縫紉機針和纏線管的同步傳動上,取得顯著效益,并被逐漸引用到其他機械傳動上。
生產情況
目前我國規模較大的傳動帶專業生產廠家有100家左右(包括輸送用帶生產) ,縣級以上有膠帶產品的橡膠企業則超過300 家,個體近千家。其中多為生產普通V 帶。至目前,我國同步帶、多楔帶等特種傳動帶年生產能力2000 萬條左右,傳動帶行業年產值約20億元,生膠耗量近5 萬噸。
帶輪生產,仍然維持使用單位(一般為機械行業)自行加工或外協加工現狀。同步帶傳動、多楔帶傳動的大量應用,對帶輪的行業化生產起了促進作用。大規模的社會化生產和市場商品經濟的需求,也使帶輪專業化生產面臨著新的任務。我國帶輪專業生產廠正在逐步增加,但形成規模的仍為數不多,對國內需求未形成專業商品化產品。
與國外比較
從整體上看,我國帶傳動技術水平仍比發達國家落后,傳動帶生產工藝裝備除少數引進和吸收消化外,大部分企業生產能力很大,但設備陳舊,管理水平低,職工素質不高,產品質量同發達國家相比,競爭能力明顯處于劣勢。在保證質量的測試手段方面,20 世紀80年代時,日本三星公司一家膠帶專業生產公司就有近300 臺試驗設備。相對我國,擁有檢測設備的廠家為數不多且一般比較落后,這與我國擁有的生產規模和市場規模很不相稱。動力消耗、原材料消耗都很大,半成品質量差,生產環境急待改善,勞動生產率低,產品使用壽命短。如農業機械用V 帶使用壽命僅100 小時,國外一般超過1000 小時。汽車V 帶疲勞壽命差距也較大。此外,原材料不配套、規格品種少等問題,也較大地影響了我國帶傳動技術的發展。這一切使得我國帶傳動行業在加入WTO 以后必然面臨較大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