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膠是指由植物產生的橡膠,以區別于由化學工藝合成的合成橡膠。雖然能夠生產天然橡膠的植物有很多種,但具有商業價值的只有巴西橡膠(Heveabrasiliensis),目前其產量已占世界天然橡膠總產量的99%以上。
目前橡膠種植業已成為熱帶地區許多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1999年,世界天然橡膠產量為659萬噸,產銷大體平衡。據國際橡研究專家預測,到2001年,世界需彈性體1710萬噸,其中天然橡膠789萬噸。在1999年世界總產量的659萬噸中,亞洲566.1萬噸,占85.9%:而東南亞諸國生產了477.5萬噸,占72.5%。
東南亞是世界天然橡膠的主產地。主產國有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等。馬來西亞在天然橡膠發展頂峰時,植膠面積曾達220萬公頃。至1998年還有160萬公頃,2000年有120萬公頃。1988年年產量曾達160萬噸,近年僅有一半左右,面積減少、產量降低的根本原因是生產成本高,無利可圖,膠園紛紛更新改種油棕和熱帶作物,膠園勞力流向更有吸引力的產業。近年馬來西來重視了橡膠制品工業的發展,使更多的天然橡膠在?本地消費。從多方面分析,馬來西亞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年產干膠大體是80萬噸左右。
據泰國業內權威人士分析,泰年均產干膠220萬噸。由于勞力不足,施肥量少,大量死皮,放任割膠,到21世紀初將降至年產180萬噸的水平。受馬來西亞的影響,泰南部已計劃縮小植膠面積改種油棕、水果和林木,而在東北部大量發展橡膠,但速度緩慢。泰近年國內天然橡膠消費量僅占產量的9%,但目前泰國在千方百計增加本國的消費,因為轎車以每年100萬輛以上速度增加,世界上很多大汽車生產商在泰建廠,泰已成為世界10大轎車生產國之一。產量下降和消費增大必然導致泰國出口原料膠的減少。印尼的植膠面積最大,單產最低,而植膠條件很好,增產的潛力也最大。但由于該國政局不穩,嚴重影響了天然橡膠業的發展。印度年產天然橡膠約60萬噸,植膠面積和生產能力大體定型。印度是一個大國,隨著工業化的進程,橡膠還需要部分進口。越南近年天然橡膠生產發展也很快,目前擁有21個國營大橡膠種植公司,產膠量占全國總產量的85%左右,加上其它橡膠種植園,到2020年可望年產天然橡膠50萬噸。緬甸、柬埔寨也有一定的發展,但產量較小。進入90年代,非洲天然橡膠呈現萎縮狀態,其生產量占僅世界總產的4~5%。隨著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世界主要產膠大國從土地比較效益降低、勞動力成本上漲、工業化進程加快等原因,在今后若干年里,世界天然橡膠可能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至1999年,我國已在海南、云南、廣東、廣西、福建五省區建立了橡膠基地,植膠面積發展到63.09萬hm2(世界第四位),年產干膠48.96萬噸(世界第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