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已探明儲量分布廣泛,但相對集中于少數國家和地區。美國、前蘇聯、中國、南非、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所擁有的礦產資源,無論其種類,還是數量都位居世界前例。
礦產品種類繁多,分類方法也不少,但最基本的分類是兩種:金屬礦物和非金屬礦物;燃料礦物和非燃料礦物。世界礦物原料消耗中,非金屬礦物,尤其是砂石料等,所占的比重最大。
目前,世界除建材礦產外,元素周期表中可提取和利用的元素已達85種以上,工業上利用的礦物已占已知3000多種礦物的15%以上,其中非金屬礦產品的品種、數量的增長和用途的擴大尤其引人注目,已從本世紀初的60種增加到目前的300多種,包括200多種非金屬礦物和50多種巖石。
世界上應用較為廣泛的礦物約有80多種,其中的鐵、銅、鋁土、鉛、鋅、鎳、磷酸鹽、錫和錳等9種,具有產值大,國際貿易量較多等特點,地位相當重要。世界礦物開采的集中性明顯,70~75%集中在10余個國家里,特別是少數幾個工業發達國家。前蘇聯和美國是世界上采礦業規模最宏大的兩個國家,前者約占世界礦業開采值的18%,后者約占世界的15%。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估占世界的11%。澳大利亞和南非的采礦業,規模也很大。發展中國家,采礦業發達、規模較大的有中國、智利、贊比亞、扎伊爾、秘魯、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等國家。
世界礦產的儲量分布仍然很不平衡,截止2003年底,世界煤炭探明儲量中的一半以上(52.9%)集中在美國、俄羅斯和中國。此外,印度、澳大利亞、德國和南非的探明儲量合計占世界總儲量的28.6%。上述七大產煤國的煤炭探明儲量占到世界總儲量的81.5%。就煤炭質量而言,亞洲國家優質煤(發熱量大于5700kcal/kg)占總資源的比重較高。
許多礦產的大部分勘探儲量仍集中在少數國家,但與80年代相比,集中程度有所減弱。如:根據40種礦產1992 年世界儲量分布所做的統計,有15 種礦產3/4以上的儲量集中在3 個國家;有26種礦產3/4以上的儲量集中在5個國家;有12種礦產一半以上的儲量集中在工業國家。但在西方工業國家中,80 %以上的主要金屬和非金屬礦產的儲量仍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南非4個國家中。有13種礦產(石油、天然氣、鋁土礦、鎳、鉆、菱鎂礦、錫、銻、鋰、鈮、鉭、磷酸鹽巖和石墨) 的儲量一半以上分布在發展中國家,而且有16 種礦產(鈮、石墨、石油、天然氣、鉻、鎳、鈷、鉬、釩、鎢、鉛、鋅、錫、鉍和銀) 發展中國家擁有的儲量在總儲量中所占比例有所增長。